新闻资讯

职教资讯
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学校新闻 >> 职教资讯 >> 正文

一个中职班主任的成长故事:我与教育的半生缘

时间:2020-05-29    来源:    浏览:619次

一.神往诗画江南,误入教育门庭


    “学高为师,身正为范。”第一次见到这两句话,我刚上大学。学校田径运动场南坡,用黄杨栽种出的这八个楷体字,庄重大气,异常醒目。尽管每日在它们的注目下,被人流裹挟着去上课,去图书馆,去校园各处闲走,但那时,我真没用心揣摩过其深意。因为彼时,我真没想过自己会以教育为业。

   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,全民下海,全民经商,教师是最不被看好的社会职业之一,许多师范生都做着毕业后另拣高枝他去的梦。那时,我就读的四川三峡学院(现名重庆三峡学院)是一所师范院校,我攻读的公关文秘则是屈指可数的几个非师范专业之一,我满心希望毕业后进企业做白领,每日着正装领带出入于高档写字楼;或到政府机关、事业单位谋个职位。那也是当时在家乡做镇长的大哥为我描画的人生模样。哪儿能料到那两句话会与我发生密切关联呢?

     1995年,我大学毕业,恰值我国试水大学毕业生就业双向选择。北京及沿海各省市许多地区的教育局纷纷涌进校园设摊招聘。一时间人心思动,同学们谈论的话题总离不开“到沿海去”“做教师去”。于是,在同学们的怂恿下,在某个阳光灿烂的午后,在校园的小广场上,在那排几乎可以参天的法国梧桐筛下的光影里,我走向了富阳市教育局的摊位,面对几位笑容可掬的招聘考官的脸,我混乱地表达了我对教育的理解与忠诚,竟然赢回了一份签约意向书。在完成签约的那一刻,充盈我内心的全是对面朝大海、春暖花开的向往,全是对苏杭天堂般富庶的神往,全是对西湖的诗与荷、对钱塘的山与潮的憧憬,全是一个少女对诗画江南的浪漫幻像。
至于如何做教育,那时我真没思量过,也没生出过半点儿惶惑。
 
二.电大三年,得认真做事真谛

     1995年夏末,在母亲婆娑的泪眼里,辞别乡梓,负箧东行,先饱尝长途汽车的颠簸,再经受绿皮火车的拥挤、嘈杂与闷热的煎熬,历时三天三夜,终于抵达了富春江畔的富阳小城。当小面的载着我和我的行李仅用十余分钟便在城里游走了一圈之后,我失望了:这里没有我想象中的江南温柔,没有诗歌里烟雨朦胧的浪漫,也看不出传说中的富庶繁华,甚至比故乡的小县城还要狭小逼仄。让人安慰的是教育局工作的高效率,经过一天的等待,我被分配到了当时的浙江电大富阳分校。甫抵校园,失望再次笼罩了我:学校被一大片稻田团团围住,与外界的联系仅靠一条可以勉强通车的坑坑洼洼的煤屑土路;校园里只两栋楼,一座教学楼,一座食堂兼学生宿舍;没有操场;我的临时宿舍是教学楼一楼楼梯间……
    
   “再苦再难也要坚强”,在那些被失望情绪包围的日子,刘欢的这首歌不断地在我脑海单曲循环,我告诫自己:既已选择,就绝不退缩!学校给我的班级是公关文秘,课程的专业知识,我不至于太畏惧。缺乏师范技能,没关系,学起来!趁着开学前的空隙,我认真地梳理学习生涯里每一位老师的上课流程,细分其风格;回忆每一位老师处理师生关系的细枝末节,比较其优劣高下。短短的两三天时间,我便梳理出七八种课堂教学模式,以及许许多多自己亲历亲见亲闻的满溢着教育智慧的情境故事。我将这些整理在一张张卡片上,贴满了狭小楼梯间的整个墙面。那时,我很得意。

     至今犹记,我执教的第一堂课后,同学们自发地为我鼓掌;几位听课的老教师欣慰地微笑;林日清校长用力地握着我的手说:“你有成为优秀教师的潜质,我相信你。”

    学生的认可,长者的肯定,让我明白了一个朴素的道理:凡事皆认真,用心俱可成。

   但究竟该如何行动,我还有些迷茫。

     在此,我想表达对方仁英老师的感谢与敬重。她常邀我去她家做客,她欲给予异乡漂泊的我以温暖,那份自然和真诚,真的温暖人心。那天,方大姐挽着我的手走去菜场,她说;“作为外地人,要立足,非得扎下深根。作为新教师,要成长,前几年至关重要。”那时,道旁的法国梧桐树叶正在风中轻舞,我的心瞬间敞亮了起来……

      电大三年,与男友分隔两地,工作之余,少了花前月下的浪漫,却可以认真地读书。我常整个周末泡在富阳城那个小小的新华书店里,广泛阅读教育教学相关专著期刊,遇到心仪的便买下来,或用作资料以备日后查找,或方便反复阅读以丰富教育素养。那时,苏霍姆林斯基、夸美纽斯、杜威、陶行知、魏书生、李镇西等名家大师,开始走近我的生活。那时,我开始逐渐明白陶行知先生“学高为师,身正为范”“千教万教教人求真,千学万学学做真人”的谆谆告诫,开始逐渐参悟李镇西老师“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”的切切期许,开始逐渐实践魏书生老师“人人有事做,事事有人做”“时时有事做,事事有时做”的带班理念。

     三年里,年长的同事常鼓励我多参加学校及市局组织的各级教学评比,他们说成长需要历练。我一一照做了,也领回了几张获奖证书,这大概应该是对我认真做事的奖赏吧。

     回顾电大三年,既有年少游冶的激情张狂,更多的确是认认真真做好每一件事的忙碌与充实。

       1997年秋,我与蜜恋多年的男友走进了婚姻的殿堂。翌年夏,为与爱人团聚,我萌动了调往温州的念头。电大领导深明大义,积极促成。当办结调动手续的时候,我哭了,我只是富春江畔那片土地一个匆匆过客,可是那里的人们却慷概地给予了我温柔与善良。我必终身铭记。
 
三.勤谨求索,创新教法立潮头

     当年,因为学历受限,我申调的学科是初中语文。据说因说课成绩全市第一,且温职专文秘专业老师缺编,我被调配到温职专。

     新人初来乍到,一则年轻,再则资历浅薄,还因为人事两相生疏,学校安排给我的工作相对轻松,任教两个班的语文,不兼任班主任。我也乐得清闲,利用那大把大把的闲暇日子读了大量的书籍,整理了许多的读书笔记,偶尔也结合教学实践写点儿读书心得或教育随笔。因为课少,每节课我必精雕细琢,备课时我常拉着同为教师的丈夫讨论每一个环节,授课之后还常常与他分享得失与反思。那一年,我是轻松的、充实的、快乐的。

    也许因为教学业绩还过得去,第二年,分配给我的教学任务陡增,除了语文还兼教授几门文秘专业课程,担任班主任。工作强度大,责任大,压力也大,但骨子里的倔强,不允许我退缩、懈怠。那时,我对自己立下誓言:咱不但要干,还得干好,教学必须高水平,德育必须专业化。

    一路走来,我始终坚信教学能力是教师成长的根基和发展的生命线。我深知唯有专业精湛、用心教书、授人以渔,才能点燃学生的生命,才能无愧教师“传道授业解惑”的神圣使命。阅读,取经,培训,思考,创新,逐渐成为了我的生活常态。

    自2000年以来,以生为本、终身学习能力等教育理念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。我深以为然。于是,我开始琢磨如何让这些理念接地气。适性教育理论和行为导向理论先后进入了我的课堂,在经历无数次的探索、实践、比较、优化之后,逐渐形成了适应职高学情的以教师为引导、以学生为主体、自发主动学习的“行为导向教学模式”(细分为三种教学法:张贴板教学法,“三步二议”教学法,项目教学法),在省内外激起了较大反响。曾受邀在省市两级开出近10节示范研讨课,并做交流分享;还曾在全省及全国中职教师说课、课堂教学、教师基本功等各类竞赛评比中斩获一二等奖多次。2010年,当我夺取全国中职学校“创新杯”教师说课比赛一等奖载誉归来,《温州日报》还做过专题报导。

    教育的终极关怀是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,对此我缺乏有效的追踪数据,不敢妄言能之。但是,我能直觉孩子们在我的行为导向教学课堂的愉悦参与。曾有好多学生对我表达过类似的学习感受:“在你的课堂,我可以自由地思想;在你的课堂,我学会了合作,学会了大胆地表达;在你的课堂,我变得自信了。”如果孩子们能将学得的这些能融入他们的血脉,融入他们生活,这是我最大的期望。

     行文至此,我想说说那张明信片。2006年寒假将近的某个午后,郑洁同学走进办公室,小心翼翼地走近我的身边,恭敬地递给我一张明信片。封面是典型的北国冬景,皑皑白雪里一溜儿人家的院门高挂红灯笼,有孩子在街巷欢天喜地燃放鞭炮。那些天,我总会收到孩子们的新年祝福,我想那是姑娘送给我的新年礼物吧。我握着她的手,想说谢谢,却说不出,她含蓄的微笑里似乎隐藏着什么秘密。她扭扭捏捏地从唇缝里挤出“新年快乐!”之后就逃也似地出了办公室。她在明信片上说;“以前的老师从不让我在课堂上发言,你每一节课都给我发言的机会。任老师,我想抱抱你!”凝视着那工整的笔画,我欲落泪。

    我的行为导向教学,给定任务或项目,孩子们小组合作,模拟情景,活动、质疑、对话、实践,最后成果展示。让每一个学生思维动起来,身体动起来,嘴巴动起来,在动起来中学习,在学习中有所获,在有所获中培育学习的愿望和信心,这是我最朴素的愿景。

   郑洁同学的感动,也是我的感动。
 
四.育情育心,教人求真

今天,许多教师抱怨教育的苦与难。我也食人间烟火,我也常生外部力量强加给我的无力感与挫败感。但我依然爱教育,因为我总能看到学生的成长,看到他们向上向善的力量,那是我从教的幸福源泉。做班主任,可以与学生走得更近,那种幸福是加倍的,这是我的一点儿私心。

1

22年班主任工作,我明白了“只要有爱心,教育就有温暖”。


   以爱心护航教育,是女性的优势,因为她们天赋的细腻,更能洞察孩子的内心;她们天赋的母性温婉,更能理解与包容孩子。

   我的学生,大多在曾是学习或生活的失意者,大多曾遭遇过老师、同学或父母亲友的冷落。我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,我相信“以情优德”的魔力。

    每新接一个班级,在开学之初,我都会在写给孩子们的寄语中郑重承诺:“老师将和你们一起,有乐同享,有苦共尝,荣辱与共,风雨同舟,用我们的热情与智慧共同铸就属于我们的光荣和梦想!”

    还记得,09级文秘班新生入学军训时,那些女孩子望着白花花的太阳,畏惧与抵触写满了一张张白皙的面孔。我没有责骂,而是将她们集合在操场一个阴凉的角落,然后自己站在毒辣辣的日头下,跟他们聊生活、聊成长、聊军训,一个多小时,任烈日炙烤,任汗水横流。待她们走向训练场时,竟然没有一个人退缩。那一刻,我被她们明理与改变感动。休息间歇,我亲自给她们擦防晒霜,给她们递上一罐罐凉茶。孩子们说:“为了任老师,我们拼了!”那一声整齐的呐喊,喊出的是士气,是迅速凝聚的班魂。

做班主任的都渴望班魂,塑造班魂的方法千万种,永恒的核心是“爱”。

    老师爱学生,很多时候是不动声色、不著痕迹的,有时是一个鼓励的眼神,一抹会心的微笑,一句亲切的问候,或一次倾心的长谈;更多的时候,则是无微不至的牵挂。孩子们在校度过的每一个传统节日,我努力不缺席:冬至,我们一起煮汤圆,聊岁月嬗递;端午,我们一起品粽子,谈屈原;中秋,我们赏明月,品月饼,诵古诗。我会观察记录每一位女生的生理周期,适时与他们讨论饮食运动及其它生活禁忌。

爱,是一种神奇的物质,当发生共情时,不仅能心灵相通,更能扩散延续。

       09商务文秘班邵婷婷曾在QQ上给我留言:“老师,您真好。我生病时,您像妈妈一样关心我;我伤心难过时,您像姐姐一样陪伴我;我犯错误了,您如严父般教育我。您让我懂得了很多。谢谢您,素芳姐。”

     曾有学生在写给我的毕业感言中说:“我幸运,因为在这里遇到了任老师!我幸福,因为我的生命里有个素花姐!三年里,你给我的关爱比我妈妈十八年的总和还要多。”

我每年的生日,孩子们都会为我筹办一节生日班会,如果赶巧碰上了我出差或假期,他们一定会找时间补上。我记不清始于哪一年,但我知道每届学生毕业之后都会再三叮嘱下一届牢记传统。有人曾善意提醒我该委婉拒绝,但我觉得挺好,被承认,被接纳,被尊重,被感恩,这是我最大的幸福!

今天,我的学生里也有做了教师的,愿他们能传承有爱的教育。

  以爱心护航教育,也是女性的劣势,因为她们的背后有一个家,她们还扮演着妻子、母亲的角色。

     还记得,初为人母那年,为了工作,我只坐了29天月子。还记得,那个下午,当我处理完班级事务回到办公室时,年迈的婆婆抱着嗷嗷待哺的孩子苦苦等候的情景。还记得,在我孩子上幼儿园的那四年里,几乎每天他都是第一个迈进幼儿园大门,却总是最后一个离开的内疚与苦涩。还记得,因病住院,放不下班级孩子溜回学校偷偷看望他们情景……

      这样的记忆,还有很多很多。一边是家庭、孩子和自己的身体,一边是我关爱的学生、我的信念、我的理想。在两难的抉择中,我依然舍不得放弃班主任工作。

这也许是心有理想的大幸福吧。
 
2

22年班主任工作,我深味了李镇西老师“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”的平凡追求。

我以“做一个有幸福感的人”为从教密钥,打开了一道又一道门,推开了一扇又一扇窗。

    电大三年,每日与学生学在一起,玩在一起,乐在一起,班级洋溢着自由和谐的气氛。那时,我是典型的任务型班主任,没有经验,缺少思考,事事亲力亲为,管理基本靠制度,即便有些新举措,多半也是依书上的葫芦画下的瓢。那时,我最大的优势是与学生几乎同龄,可以最大化地和学生取得情感的共鸣。

     一茬茬的学生总是年轻,可我的年龄会增长,当隔代的鸿沟愈来愈宽,年轻的优势逐渐丧失,我该怎么办?1999年秋,再度担任班主任,这道难题以超现实的生硬姿态横亘在我的眼面前。彼时,以生为本,自主管理,人性化管理等,开始高频次地闯入教育领地,许多实践者也慷概地贡献了一些成功的案例。我再次拾起依葫芦画瓢的法宝,班级事务,无论巨细,一一交与同学们商量、讨论、确定、执行。在自主管理的圈子一转悠,便是五六个年头,虽基本还停留在任务型的层面,我的确看到了学生主人公意识的成长,看到了他们集体荣誉感的增强,班级管理实效也是蛮好的,年年获评校优秀班级。

    但另一问题逐渐显露:总有一部分同学永远只是被动的参与者,我们该如何唤醒他们成长的愿望?虽说生活中有些人似乎只能坐在路边鼓掌,但学生都是待成长的人,在他们还没走向社会前,我们是不是应该努力让他们成长为有资格接受掌声的人?自2002年起,一边是自主管理的成熟,人性化氛围的一团和气;一边是对“只做鼓掌人”的成长焦虑,第三条路究竟在何方?我苦苦地寻觅,书里没有答案,现实中没有指路人,只有一个我在孤独地思考摸索……

        2005年,通过校企合作的办学窗口,我似乎看到了一缕的阳光。不管学生水平高低,能力强弱,做事参与程度的深浅,今后他们终将进入社会扮演自己的角色,即便被动,也会被滚滚红尘裹挟前行。与其相信“车到山前必有路”,哪如未雨绸缪主动适应呢?

模拟社会生态建构班级管理新模式,也许就是我苦苦寻觅的第三条路!

     2009年秋,“班级公司制管理模式”(辅以“学代会”“虚拟工资”)顺势而生。我大胆改革传统班团管理架构,模拟公司运营机制,在班级设立多个部门,各部门设一名经理和多名职员,竞聘上岗,真正做到了“人人有事做,事事有人做”。各部门每周总结例会,班级每月总结,经理述职,学代会监督考核,奖优汰劣。时时竞争的态势,动态评价的机制,极大地调动了每一位同学参与的热情,在工作中锻炼,在被监督评价中进步。

     普适教育追求学生的终生发展,职业教育追求对学生职业核心素养的培养,我以为公司制管理模式能真实地、有效地达成这个目标。

    近些年,每学期家长会,我都会听到家长对孩子的表扬,“我孩子自从到了这个班级,懂事了,自觉了,做事也勤快了。”这何尝不是对公司制管理的肯定?

      2018年中秋前夕,几位已毕业的学生回校看我,我邀请他们去班级看看学弟学妹们,给点儿学习和生活的建议。叶婷婷同学说:“珍惜咱们班的公司制,待你毕业后,你才会发现你在这里培养起来的所有能力,都可以帮助你迅速地适应社会。”她的评价是有说服力的。当初她在班里三个部门做过职员,任过两个部门的经理;毕业后直接就业了,仅两年时间就升职为部门经理,她的员工里不乏名牌大学毕业生。

能给予孩子成长的愿望,激发他们成长的力量,这该是教师最大的幸福了吧。
 
从教半生,得词仨:认真做事,常思考,求幸福。谨以此为记。

作者:温州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任素芳,23年班主任工作经历,温州市名班主任


版权所有 中央广播电视中等专业学校北京校区 Copyright © 2009-2017 .www.crtvu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
学校地址:北京市·昌平    邮箱:931859808@qq.com
 京ICP备案号: 京ICP备20023147号-1   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1997号

二维码